top of page
GDAPlogoo_滿白.png

show #04

[音樂開箱計劃-疊時意無止]

這場展演引領觀眾進入即興創作的不斷變動的領域,在此,時間不再是線性流逝的度量,而是成為一種動態且不斷演化的媒介。每一個短暫的瞬間,透過結構與即興的交互,意義隨之展開。即興創作將書面樂譜轉化為一種有生命的實體,在聲音、沉默與動態之中,層層意義得以無限延伸。這種展開的過程體現了創造力永遠不會完全定型,而是通過不斷的再解釋與更新循環持續生成。

「리」為韓文的「李」,它的形狀如同「2+1」的符號象徵,暗喻音樂的擴延與無窮。這場展演匯聚了來自不同背景的音樂家,帶來無與倫比的即興演出。加入這次特別表演的是定居於柏林的大提琴家林惠君,她以其獨特的表演風格,融合人聲、肢體與實驗性技術,拓展了大提琴作為即興媒介的邊界。在 2024 年底,她首次於東梨學院舉行原音不插電的即興演出,將音樂的可能性推向新的境界。表演者通過其獨特的藝術實踐充分詮釋了即興的核心理念。

通過這場展演,即興創作被揭示為一種超越靜態形式的實踐,體現了時間、創造力與合作的變革力量。即時創作的行為成為意義流動性的證明,每一個瞬間都具有再解釋與再生成的潛力。觀眾被邀請加入這場共同探索的旅程,在此,音樂成為不斷演變的對話,反映了思想與動態的無限可能性。這場展演頌揚了那些始終在運動、始終在生成、永遠未完成的過程中所蘊含的崇高之美。

-
演出者介紹

李英豪 Ying-Hao Lee

以流暢的探索將古典小提琴技術轉化為自由創作的媒介,將傳統的精確性與前衛的即興表現相結合。他的演奏如同一場迭代的旅程,結構化的形式在即興中轉化為新的詮釋,創造了一種不斷重新定義自身的動態時間流動。

李東熙 Dong-Hee Lee

在低音提琴上融入了豐富的敘事深度,每一個音符都與文化記憶與個人歷史的層次相呼應。他的音樂捕捉了身份與時間的流動性,展現出一種深刻的運動感,邀請聽眾進入有關流離失所與歸屬的持續故事。

李世揚 Shih-Yang Lee

將鋼琴轉化為碎片化與凝聚力的交匯場域,在緊張與和諧之間展開精妙的舞蹈。他的即興創作通過即時的演化激發敬畏之情,聲音的意外並置喚起了一種崇高的發現感。他的音樂成為與時間本身的對話,探索每一瞬間的變革潛力。

林惠君 Hui-Chun Lin

則以開放性與實驗性見長,她的演出將大提琴、人聲和肢體結合,與表演空間及觀眾對話。她的音樂不僅僅是即興創作,更是一場多層次的感官對話。此次於東梨學院的表演,將原音演奏的精髓與她獨特的表現力融為一體,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即興體驗。

李英豪
李東熙
李世揚
林惠君

241227-241227

-

-

-

迪化街

-

-

-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