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#24
無從所證
殞地之聲
遺物間一一
記憶呢喃。
-
「無從所證」以「在遺物與缺席之間」為核心命題,探問記憶如何在關鍵對象缺席的情境下依然成形。「證」關注的並非驗證歷史真偽,而是記憶真實性與存在感的建構。記憶的依憑——如歷史遺物、空間痕跡或家族血緣——皆已散佚或斷續,而記憶仍被以主觀的方式,影響著個體認知與自我認同,並朝向心像化。
記憶如影子般浮現,描摹的對象看似虛無,卻恰恰映現個體的內在追尋。展覽藉此揭示記憶的影子特質:虛實交錯,既非真實再現,亦非全然空無,而是心靈對缺席的回應與重塑。三位創作者串聯缺席、存在與認知的對話,引導思考記憶如何在無形中構築有形聯繫。
藉古董與老物的視覺挪用,將歷史符號置於當代空間,試圖辯證自身與彼方的記憶交疊性,營造時代錯置氛圍,成為對時間與歷史消費的提問 ; 透過影像與老屋租客遺留物,與自身無關的物件成為個體身份的流逝殞影,藉整理他者遺物構築內在認同,牽引個人與他者歷史,使作品本身成為創作者的預存遺物 ; 從親人口述片段中,拼湊有血緣關係卻未曾謀面的祖父,以藍曬與文字觸及朦朧想像,抵抗記憶的遺忘。
片段化的記憶被主觀再譯時,作者與觀者間將產生新的漣漪,即便在對象缺席下,記憶仍能被觀看、再詮釋並獲得延續。
展覽敘事彼此呼應,三者以繼承者姿態「喚」虛無、實存與消逝的對象,在描摹他者過程中尋見自身 : 即使無從所證,殞響仍交織思緒,跨越時空共鳴。
黃宣瑄
陳奕陵
Yenny
250906-250927
-
-
-
迪化街
-
-
-
bottom of page